循序跨越未知科学的不确定性
并与之安然相处
——博汇特
博众家之长,
汇天下英才,
做独特的自己。
这是北京博汇特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博汇特的其中一种解读。
去博汇特拜访,在会议室刚坐定,一位戴眼镜,抬着笔记本电脑,敞开的夹克套毛衣、条纹衬衫,一看就是典型的学术型的人走了进来。这就是博汇特首席开发官,迟金宝。
对于我们《水工业市场》的来访,迟总以他理工科的习惯,准备了非常详实的材料。
依托科班班底
博汇特应时而生
北京博汇特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潘建通、陈凯华、迟金宝三个北京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80后于2009年创立的。
说到公司的创立,迟总的表述是:
“就那么开始了,好像也没想太多。”
博汇特的网站上,对于公司的介绍是:“北京博汇特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由科班博士团队发起创立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新三板环保板块水处理领域,以工艺包作为主导商业模式的知名技术型公司。公司业务范围涵盖水处理工艺包服务、环保装备制造、环保新兴材料及生态药剂生产与销售、污水投资及运营服务。博汇特始终致力于探寻更高效更低耗的技术方案,帮助客户提质增效并减少运营成本,为客户带来经济和环境方面的双重效益。”
博汇特的创始人都是环境工程科班出身,所以博汇特从创立开始,就把目标定位于开发高效生化处理技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公司成立之初,以工业废水起家,主要涉足石油、化工、煤化工、造纸、印染、制药等工业废水,随着环保业态环境变化,逐渐扩展踏入市政及工业园区污水领域,近年来,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强势进军分散式污水和水环境治理等领域。”
2009年,主打工业废水处理;2012年,涉足工业园区以及市政污水的处理,零星的做些点源污染的一体化设备;2015年,开始发力拓展村镇污水治理业务;2018年以后,又增加了黑臭水体专项整治的流域水环境治理业务及应急处理业务。其间,2017年,博汇特强势登陆新三板。
博汇特创立十余年来,业务领域在不断地拓展,但迟总认为他们就一直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对于生化处理技术进行不断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博汇特十多年来专注于生化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以生化处理技术为核心,延展全流程技术链条,为客户提供卓越的工艺技术及系列产品。”
手握BioDopp工艺
一体化产品水到渠成
对于公司的BioDopp工艺技术的研发及创新,作为博汇特首席开发官的迟金宝说起来就一发不可收拾。
“BioDopp工艺是一种高效的生化污水处理技术,是中德技术团队在长期水处理工程实践中提取多种生化工艺的优点,结合博汇特在微混曝气、空气提推、高效速澄及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等多方面的系统创新,持续研究并开发的生化工艺。”
迟总介绍,微氧生化工艺一些核心产品已在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广泛应用,BioDopp微氧工艺在中国产业化落地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实践与改良创新,博汇特根据市场需求,已完成大部分设备本地化,获得了诸多科技成果、北京市技术认定,并取得多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例如:专利号:ZL2017212645069、ZL2016102659008等),在工业、市政、工业园区及小型城镇多个领域拥有示范工程,最近已开始积极布局中东等国际市场。随着技术不断迭代升级,目前主要在推广第Ⅳ代和第Ⅴ代池型,第Ⅵ代开发已经接近尾声,不久即将面市,第Ⅶ代也在积极布局持续研发中。
回顾公司十年,迟总以博汇特一直坚持对生化处理技术的不断探索、开发为荣。
博汇特在创业初期曾经90%以上的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但他们对于校企合作共同进行技术开发及人员培养仍然非常重视。为此,他们与北京科技大学、清华大学进行了紧密的合作。尤其是北京科技大学,博汇特与他们建立了联合实验室,来突破环保型高分子材料的技术壁垒,而且还设有专项奖学金,用于帮助成绩优异的贫困学生。
有了校企合作的渠道后,博汇特在项目实践中如若遇到了问题,就可以将问题反馈回学校,学校研究出成果后,博汇特再去实践中检验。如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研发的纳米絮凝剂,通过与博汇特建立产学研用的合作机制,博汇特对其实现产业化生产及推广应用,通过客户更多应用场景的需求,清华大学不断持续研发,又在脱色、除磷等方面开发了多系列高效絮凝剂产品。其中一代的纳米絮凝剂NFSSS在原位扩容、冬季低温引起的污泥微膨胀以及SBR等场合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对于人才的重视,对于技术研发的执着,这些在迟总看来,都是为了能打造出一款好的产品。
对于博汇特的产品,迟总很形象地做了个比喻,就是博汇特的目标,是做水处理领域的“丰田”。也就是说,博汇特的产品,要像丰田车一样,不仅技术先进,而且皮实、耐用,甚至维修还得方便。因为这是博汇特打造百年老店的基础,也是博汇特“治水治源、趋于自然”企业使命的追求。
治水治源
趋于自然
目前污水治理领域时不时的会有各种各样的概念宣传,作为研究了二十几年污水治理技术的迟金宝来说,觉得很多概念有故弄玄虚或偷换概念的嫌疑。
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求真务实是博汇特坚持的本色。
迟总介绍,目前来看,不管采用什么样的生化处理技术,其核心还是微生物。有些不附加任何技术应用边界且宣称生化处理不产生任何污泥的技术,实在是荒谬。这是不符合污水生化处理现代学科的基础理论的,国际上都没有哪个污水厂不产泥的报道,无论是动学力计算还是质量守恒都不足以支撑这样的结论。但是有减少产泥的方法,比如改变电子受体,反硝化除碳就比好氧除碳产泥量少。
迟总认为,生化处理技术既难也不难:
说难是因为很多现有基理仍采用的是一些推理模型,并非可以观察到的真实过程,还有很多未知领域需要不断的研究和探索;难还难在进水成分不可控,甚至可能还未知,但要求的结果必须是可控的。
说不难是因为,对于易于生化的污水而言,只要踏实地按照标准规范中的建议参数去设计,控制到位,不过于追求高效,结果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博汇特这十余年来,就一直在尝试抓住生化的本质特征,采用朴素已知的经典模型理论,化繁为简,使用最简单和直接有效的方法应用于污水生化处理过程,即为高效的生化处理技术。
将经典朴素的方法应用于产品,让迟总想起一段往事。早些年间,他们的BioDopp很多设计理念不同于传统技术理念,与现行规范不符,很多专家断言这样做不行。但经过博汇特长期的跟踪发现,这些方法是可行的,出水持续达标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而且很多方法也广泛应用于后期的BioComb产品。
为此,迟总很感慨“规范就是用来突破的”。
当然迟总也认为,规范的使用要注意边界和前提条件,规范中的结论性建议都有其独特的使用条件或场景的,当这些不一致时,就不能硬套规范了,任何正确的结论一定有其适用的前提条件。
而对于业界关于一体化产品是使用玻璃钢材质好,或是其它工程塑料好,还是碳钢防腐好的争论。迟总的观点是:只要能保证合格出水,经久耐用,能耗可接受,都是好产品。没有一劳永逸的产品,技术是在不断进步的。迟总说:“就像博汇特的产品一样,我们更重视的是产品的功能和质量,至于外观,我们应该善于去发现工业化产品的工业美,硬朗的轮廓,整齐划一的管道阀门,那也是很美的。”而关于一体化产品使用寿命的问题,迟总认为对于钢结构的产品这是一个技术与成本之间博弈的关系。近些年博汇特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在优化结构和无死角彻底防腐方面,但另一方面他们也担心大家是不是走上了过度要求的极端,那也是另一种浪费。为此,迟总不避讳地举了一个案例。博汇特早期做点源污染一体化设备的时候,他们去跟集装箱厂家沟通产品生产,对方问他们设备内部采用什么防腐涂料。由于那时大家对防腐的概念还没有那么深刻,也不了解各种防腐涂料的性能,也没有什么结论和经验,最终就将外面漆的涂料用到了设备内部,就这么直接用到项目上了。“这台设备,到现在七八年了,期间没有做过二次维护,但至今仍在服役”迟总说。而对于其它材质产品的使用寿命也有着技术与成本之间的这层逻辑关系,迟总表示这方面不够专业所以不便乱说,但他仍坚持不存在一劳永逸的产品。
村镇污水处理
简单低耗
更容易实施
村镇污水项目博汇特虽然做的不是很多,总规模每天达到6万多吨,但是迟总相信,他们的BioComb分散式污水处理一体化产品是完全适合于村镇污水治理的。
BioComb(Bioreactor-Clarifier Combo)是博汇特研发团队借鉴BioDopp一体化生化处理工艺经验,专为小型或移动型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设计的紧凑型高端集成污水处理装置,产品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集生化、沉淀、过滤、消毒及附属设备于一个集装箱内,具有出水优、能耗低、占地省、运维简便及运输便捷等优点。
根据排水标准要求,BioComb出水可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或一级A排放标准,吨水电耗0.15~0.25度电。针对目前国内敏感流域及区域,已配套开发地表准Ⅳ类水系列产品。
迟总说:“今年的新冠疫情证明了一件事情,隔离和消杀等最原始简单的方法是最直接有效的。”其实污水治理也是一样的,只要找到关键,对症下药,然后将各种设备集成为一个兼容的系统就能实现污水的治理。但是,“看似简单的设备集成,跟当年攒电脑有些类似,仍然也是很有讲究的。把兼容性不好的硬件强攒在一起,也不会有很好的用户体验的。”博汇特的产品就是帮助用户甄别市场上高性价比的设备,然后将它们兼容地集成在一起。博汇特不生产风机、水泵、阀门和PLC等设备,这些设备质保期之后的维护用户完全可以自行联系供应商,不需要博汇特做中间商,有利于解决用户的后顾之忧。
对于村镇污水项目,一体化设备应该是工艺越简单有效越好,工艺路线越是复杂,需要控制的点位也就相对越多,在缺少专业运营团队和在线仪表的农污项目上是很难控制到位的,控制不到位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迟总认为,如若采用简单的方法能够做到出水合格,再增加任何过多的手段都显得多余,那么这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最适合的技术,也是最好的技术。
而对于目前讨论的热点——无人值守,迟总也认为是过于夸大宣传。“其实很简单,大家只要想一想,是不是安装一到两个传感器的汽车,就是无人驾驶汽车了呢?”目前在线仪表的投入和运维的费用还很高,在农污项目上广泛推广时机还不够成熟,没有这些成熟条件,谈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值守还为时过早。即便是安装有在线仪表的城镇污水处理厂,目前也不见几个能做到无人值守的。包括日本本土推广应用的净化槽,也是需要由执证上岗的专业团队来运营维护的。有时候,管理方面的问题我们不能太过于依赖所谓的技术来解决,最终可能还要归结于经济问题。
谈到排放标准,迟总的理工科特质又表现出来了。
他认为,即便各地新的排放标准降低了一些指标要求,但污水处理达标排放不应该是环保人的终极目标,能够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从水中最大限度地去除更多的污染物才是终极目标。排放标准的制定应结合当地的环境容量与排放方式而确定,过高的标准不仅造成巨大的浪费,也可能造成新的污染,各地也不应该有相互攀比的心理。
对于有些地方,经过生化处理后的污水,再结合一些相对自然的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氮、磷等元素,当然这个自然的方法应该是当地更大的生态系统而不是某条小河,这种方法远比通过加药的方式生态的多。
比如植被茂盛的山区,就可以将生化处理后,无异味当然也应该是清澈的产水分散地排放到山上,再经过土壤中的微生物、也可能是农田,也可能是其它植被对氮、磷的充分吸收后,再汇流入到山下的河流时,氮和磷就肯定不再是问题了。而不是通过一根根管道直接排到河里,河流的污染往往是承担了太多的环境容量而引起的,本来周边的土壤和植被都是具有容量的,结果是我们又通过工业生产制造了肥料,再进行人工追肥,不仅多出了工业污染,还可能出现过度施肥造成的面源污染,这是多么差劲的一个循环。
水作为生命之源,是促进自然界各种物质元素循环的基本介质,我们没有把这些物质输送到需要它们的地方去,却让水成为了它们流向的终点,于是便产生了水体的污染。我们应该找到更科学环保的方法,让它们在自然界中不断的循环。
博汇特之治水华年
相关阅读
有故事的
BioDopp——不突破传统难以进步
NFSSS 高效纳米絮凝剂
“絮”势待发——博泰至淳携手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解“泥水难分”之痛/重磅推出纳米絮凝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