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glish
新闻动态
企业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企业动态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 | 博汇特的治水贡献

 

世纪工程:生命之水的壮丽迁徙

 

202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周年十年前,一泓清水蜿蜒里北上润泽京津冀豫,1.14亿人直接受益。南水北调工程是针对我国水资源匮乏,且时空分配不均而作出的重大决策。10年来,这个世界最大的调水工程,正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


京冀交界处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 | 来源新教育智能平台公众号,侵删

 

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下、中、上游向北方地区调水,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构成我国“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中线工程自湖北丹江口水库自流引水,沿中线主干渠向沿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省市供水,干线全长1432公里。其中,北京每10升饮用水,就有7升是南水北调送来的;天津的饮用水更是几乎完全依赖这个伟大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 | 来源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侵删

 

奔流不息的南水显著缓解了华北地区长期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强有力地支撑了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并极大地提升了河湖的水生态环境。这一伟大工程不仅为沿线城市和农村提供了稳定的水源,还促进了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然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稳定与安全运营,不仅依赖于对水源地水安全的严格保障,更需要对受水区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进行有效维护。优质的水源是确保供水系统可靠性的基石,而保持受水区的水质则是实现工程长期效益的关键所在。因此,维护受水地区的水质不仅是对居民健康和环境质量的责任,更是保证南水北调工程持续发挥其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重要举措。

 

博汇特保障华北区域受水地水安全

 

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持续向滹沱河、大清河、滏阳河黑龙港及南拒马河等白洋淀及其上游河流实施生态补水的进程中,博汇特作为一家专注于污水处理的综合技术服务商,积极投身于治水和维护水资源安全的工作。通过一系列创新解决方案和实际行动,博汇特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华北区域受水地水源保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助力书写中国水资源调配的新篇章。

 

 

博汇特每一项污水处理项目的成功实施,都是以实际行动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域的水资源安全是对促进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的郑重承诺未来,博汇特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积极为南水北调沿线受水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流域保护工作添砖加瓦助力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共同守护绿水青山。

 

拓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上天入地”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号称“上天入地”起点是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所谓“上天”就是把起点流过来的水通过架设渡槽来运输

 

 

来源于新华网公众号,侵删

 

渡槽是“从天上穿过”的水道沙河渡槽全长9公里多单槽重量达1200吨每次吊装都相当于一次性起吊约1000辆轿车这样的“水上立交”我们修建了27座是世界上综合规模最大的渡槽工程

 

 

来源于新华网公众号,侵删

 

施工难度这么大为什么不让水直接从地面上走?中线工程沿途要穿越大小河流数百条为了保证引水质量引水途中不能掺杂任何其他水源所以工程师才想到让水坐着高架飞跃地面


说完“上天” 再说说“入地”当水源抵达郑州荥阳后会从黄河的河床之下穿越而过真正做到了“江水不犯河水”在黄河之下23米至32米处工程师采用先进的盾构技术挖掘了两个直径约7米的隧洞单条隧洞长为4250米盾构机的刀盘日夜不休地旋转被粉碎的砂砾土石随泥浆不断排出在河面之下穿行700多天终于彻底完成了跨越黄河的隧道水源得以从黄河南岸成功到达北岸

  

在穿过黄河后水源还要继续沿着京广铁路西侧一路北上途中经过河南新乡、河北石家庄等地从而抵达北京和天津至此南来的水才算完成了它的使命

 

 

来源于新华网公众号,侵删

 

部分内容引自新华网公众号和新教育智能平台公众号,仅做分享,版权扔归原作者所有,侵删